做强养蜂产业酿造[甜蜜]生活
初夏,万木葱茏、山花烂漫,正是蜜蜂采花酿蜜,蜂农收割蜂蜜的大好时节,连日来,在德江县楠杆乡各村,蜂农们忙着采收新酿造的蜂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2月以来,我共销售蜜蜂100箱,收入8万余元;销售蜂蜜60余斤,收入1万元左右。”开箱检查、割蜜、过滤、包装……在楠杆乡楼房村叶家坝组养蜂大户王美权家中,61岁的王美权正在收割蜂蜜、培育新蜜蜂、对蜜蜂进行日常管护,忙得不亦乐乎。
“养两箱蜜蜂相当于养一头猪的收入,而且,养殖蜜蜂要比养殖其它牲畜轻松、省事得多,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养殖蜜蜂。”王美权告诉笔者,自己从33岁起便开始养殖蜜蜂,已经养蜂28年了,他对蜜蜂的生活习性观察得非常仔细,28年来,在采收蜂蜜、培育新蜂、预防和治疗蜜蜂病虫害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17年是我养殖蜜蜂最多的一年,达400多箱。2019年,我销售蜜蜂350箱,收入24万余元;销售蜂蜜300斤,收入4.5万余元。近期订购蜜蜂的人非常多,我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培育新蜜蜂,供应市场需求。”王美权一边收割蜂蜜,一边介绍说。
除王美权自己通过养蜂走上了致富道路外,近年来,在他的带动下,楼房村有10多户群众都在他的热心帮助下,通过养殖蜜蜂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我2015年在王美权家购买了2桶蜜蜂进行养殖。2019年,我共销售蜂蜜120余斤,收入1.8万余元。今年,我的蜂蜜销售收入预计在2万元以上。”楼房村叶家坝组建档立卡户周太江说,养殖蜜蜂非常轻松,且投入本钱少,获得的利润大,他对养蜂非常有信心。在王美权的技术指导和热心帮助下,目前,周太江养的蜜蜂已经扩大到了20多箱。
由于王美权乐于帮助和带动本村及周边村群众养殖蜜蜂,如今,他已是楠杆乡有名的蜜蜂养殖大户和养殖能人。
除了大户在养蜂,在楠杆乡,还有部分村集体也在发展养蜂产业。
据了解,在楠杆乡的长远、龙寨和大土湾等村生长着1万余亩野樱花,每年春天,漫山遍野的樱花竞相绽放,给当地的蜜蜂提供了大面积的天然蜜源。
2018年,楠杆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分别入股10万元、15万元、15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到万亩野樱花所分布的长远、龙寨、大土湾三个村,支持、引导三个村组建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养殖蜜蜂。同时约定,三个村合作社,必须按第一年5%、第二年6%、第三年9%的比例,对照政府入股到合作社的财政扶贫资金,一年一次,按时给本村所有贫困户进行分红。
楠杆乡政府还专门邀请拥有28年丰富养蜂经验的王美权给长远、龙寨、大土湾三个村的养蜂专业合作社和蜜蜂养殖散户长期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和养殖指导。目前,三个村的蜜蜂养殖规模已经达到300箱左右。
两年来,长远、龙寨、大土湾三个村的养蜂专业合作社已累计支付各自村贫困户分红资金分别为1.1万元、1.65万元和1.65万元,覆盖三个村共194户贫困户813人。
2017年至2018年,楠杆乡政府还陆续在该乡长远、龙寨、大土湾三个村种植樱桃3000亩,扩大了蜜源。
“接下来,楠杆乡党委、政府将尽快实现对各村养蜂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蜂蜜进行统一包装、统一创建品牌、统一对外销售,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楠杆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田波说。他还表示,接下来,将大力支持和引导全乡更多村集体和蜜蜂养殖大户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蜜蜂养殖中来,促进群众通过养殖蜜蜂实现增收致富。
近年来,楠杆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全乡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截至2019年底,楠杆乡森林覆盖率达68.5%,全乡生态环境优势日益显现。群众纷纷立足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蜜蜂养殖产业。截至目前,全乡共有300多户800多人参与蜜蜂养殖,全乡共养殖蜜蜂1200多箱,如今楠杆乡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养殖蜜蜂实现了增收致富。(安海军)
责任编辑:杨君霞
网友评论